圆桌丨聚焦“空间艺术”:人与人之间实实在在的链接
第三个案例是江苏宜兴丁蜀镇UCCA陶美术馆。这座由隈研吾事务所设计的展馆形体来自于丁蜀镇非常有代表性的中国非遗龙窑形象。今年,这一场馆的首展聚焦陶瓷艺术,展出了来自60多个艺术家的70多件作品,它们都是来自历届国际陶瓷艺术节的获奖作品。“尽管我们发现★★,美术馆本身吸引了大量游客拍照打卡,游客站在任何一处都可以形成非常有趣的背景和景观,但实际进入展馆参观的人数相对较少。这也是第三个启示★★★:即使不进入美术馆内部,其外观也能起到提升公众美术修养的作用。建筑本身可以作为提升艺术认知的引擎★★,但我们希望走进去的人也能更多。”
胡尹萍分享的第二件作品《小芳》则是源自家乡小镇上的妇女的编织物★。她以虚拟的“小芳★”名义收购了这些编织品★,并在展览中呈现,将物品推广到世界各地。“通过这些★★★,阿姨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可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获得认可的。随着时间推移,’小芳’成为了连接艺术与生活的桥梁,阿姨们编织的形式从普通的毛线帽扩展到了更多创意领域。她们编织超规格的大帽子、美国民众戴的猫咪帽,再到编织比基尼★★,以及用毛线再现猪肉铺★★,根据名画创作织物复制品等,阿姨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发挥★。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她们的生活,也为她们提供了一个超越日常生活琐碎★、参与公共活动的新途径★。”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副教授★★、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王子耕通过回顾其近年来作为艺术家、空间设计师、策展人等不同身份下的案例,讲述了其介入公共性的实践路径。
第五个案例是上海新天地举办的“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项目★★。该项目的作品多与上海老城区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商业翻新相结合★。★★“我的感受是,即使是在商业环境中★★,艺术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环境★★★,成为社区记忆的一部分★,这种影响可能在现在也可能是未来某个时刻显现出来。”田霏宇说★。
近日★,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第29期SEA-Hi!论坛在上海设计中心南馆举办★。此次论坛聚焦★★“空间艺术”主题★★,相关建筑师★★★、策展人、艺术家★,从城市、空间、艺术多个视角,探讨城市空间与公共艺术的互动关系。
在王子耕看来★★★,公共性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人与人之间实实在在的链接,关系到普通民众、组织者、机构与艺术家等各种角色以及项目从策划到实施的方方面面。★★”这需要更多的实践,去建立更多这样的连接★,让艺术与生活相互渗透★★★,共创美好未来。”
袁隆说:★★★“空间艺术不仅仅是静态的设计★,更是一种能够与自然、人类和未来持续共鸣的媒介★★★。如果宇宙的本质是振动,那么空间艺术就是捕捉这些振动的共鸣体,让它成为人与世界对话的永恒桥梁。”
多学科数字生态艺术家、新媒体装置艺术家★★★、策展人袁隆则以“持续共鸣”为核心,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装置”“园林系列★★★”★“量子跃迁”等作品,探讨空间艺术如何通过动态数据★、文化叙事和未来想象,构建人与自然的对话。
王子耕说,“从建筑设计师、艺术家★★、展陈设计师到公共领域策展组织者,我的创作历程犹如一条蜿蜒穿越多重身份的河流,每一重角色都为我带来了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从一个创作者变成一个组织者,从个体对世界的表达,到需要听到世界的声音。疫情后,我的思考维度从宏观的人类命运视角转向了个人记忆与情感的微观世界★。比如,2021年的★★“一九九四”项目★★,以我自己童年居住环境为原型,创造了一个光学装置★★★,带领观众进入一段背对背对话的时光之旅。作为艺术家、参展人★★★,我有很大的自由度将自己心里想表达的事情★★★,借用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
空间魅力正成为城市竞争力的一部分,艺术正在为城市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城市空间整体地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品质、历史演变★、审美观念、价值取向、城市特色等,作为有温度、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在王明颖看来,高品质的公共空间设计并没那么困难,而当下缺乏的是优质的空间运营者和内容生产者★。“不同的空间有不同的定位和需求★★,不是所有的空间都需要布满艺术作品★★★。理想的公共空间应该是既美观又实用,既是精神享受,又能切实改善日常生活质量,从而成为连接人与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
论坛中,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兼CEO田霏宇(Philip Tinari)以“艺术无界★:当代艺术在城市空间的多种可能★★”为主题★★★,做了分享。他围绕UCCA近三个月内推出的六个项目展开★★★,并总结了从这些项目中得到的启示。
第四个案例是由建筑师王澍设计的舟山美术馆的开馆展“共栖之舟”。该展览邀请了16位国内外艺术家,创作与舟山海洋文化有特殊关系的艺术作品★★,如法国艺术家罗曼的声音装置等。这些作品多少都和窗外的大海★★、渔港有着关联。★★★“免费开放的第一天,展馆就迎来了4500多名访客,这证明了与地方文化和生活紧密相连的艺术更容易引起共鸣★★。这也给了我第四个启示:语境至上。物理条件★、地理环境对艺术作品展示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艺术需要根植于具体的地域背景,才能更好地触达人心。★★★”
“‘小芳’项目也因此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这些编织作品逐渐走出小镇,出现在各大美术馆和商业合作中。在我看来,艺术不只是拍卖行里面的昂贵作品,也不是一个纯粹物质性的结果★,艺术是美学,是思考,也是解放。★★★”
在互动环节,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间促进中心副主任王明颖则讲述了平衡空间设计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城市空间的使用者是普通老百姓,首先是要满足老百姓的需求,所以实用性是首要考量★★,这也是空间设计的出发点。其次,我们希望有更好的艺术家★★★、更好的艺术设计去点亮空间,赋予老百姓更多的情绪价值,让他们看到作品时有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起到疗愈作用,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首先,他以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吕克·图伊曼斯个展“过去★★”为案例。该展览汇集了比利时画家吕克·图伊曼斯的87件作品,共计超过100幅画作★,来自56个不同的展览方,包括国际知名博物馆和私人藏家。田霏宇说★,展览迎来了数万名观众,他们鉴赏艺术、了解艺术★★★、传播自己对艺术观点的能力,这跟10年前★★、20年前相比,有了高量级的增长。”从中的第一个启示是★★,观众永远比你想像中更懂艺术。随着公众群体趣味和艺术修养的提升★★,观众已经成为艺术机构反馈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个案例是在北戴河阿那亚社区内的UCCA沙丘美术馆举办的张奕满微型回顾展“无尽之夏”★★★。沙丘美术馆的空间强调艺术与建筑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张奕满的作品中,包括了可带走的明信片装置和情感纪念碑等互动性强的作品。田霏宇说:★★“第二个启示是,当希望艺术走近公众时,艺术家本人往往是最理想的引导者。通过艺术家的设计,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作品之中,形成独特的体验★。”
其中,作品《呼吸》(Breath)旨在为植物发声,展现它们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空气探测器实时监测二氧化碳浓度,经由计算机处理后转换为灯光的颜色变化★,呈现了植物作为碳汇的生命力★,建立了人与生态之间的纽带★★★。其★“共创呼吸计划”,则是邀请公众参与艺术创作过程,让参与者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而其2019年的“塑料纪★★”展览则聚焦海洋塑料污染问题★★★,由来自5000多个家庭的学生们和500多名志愿者共同回收并重新利用塑料废弃物,制作大型装置艺术,以此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器之道★:日本岐阜县现代陶艺美术馆藏’美浓国际陶瓷节’获奖作品精选展★”展览现场,UCCA陶美术馆★★,2024★★。摄影:孙诗
论坛中,当代艺术家胡尹萍则以自己的两件艺术作品为案例,讲述了自身的创作如何与公共艺术相融合。首先,她分享了第一件作品《玲姐你线年,胡尹萍来到广州从化乐明村★★★,参与了源美术馆驻留创作★。在一次寻找饭食的过程中,她结识了村民★“玲姐★★”★★★,后者坚持自己种大米、不加农药,尽管产量不高,但对自然农法的坚守却很打动人。她说,“受此启发,我决定通过艺术作品为玲姐点赞。我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租赁了她的一块水田★★★,为期十年,赋予她绝对的自由去劳作★★★,不受产量或经济收益的束缚。玲姐选择了让先生种花送给她,还把花分给村民们。久而久之,村民们开始效仿,在自家天井中培育花卉,整个村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改变。为了记录这一转变,我每年都会回访,收集照片,展示村庄的变化,这就是作品《玲姐你真棒》背后的故事。”